幸福全家福,讓愛和記憶不再迷路
上海2025年1月7日 /美通社/ -- 2025年元旦期間,由剪愛公益主辦、衛材中國和海馬體照相館公益支持的"幸福全家福——讓愛和記憶不再迷路"阿爾茨海默病(以下簡稱"AD")關愛公益行動在上海拉開帷幕。上海海馬體照相館迎來一批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拍攝全家福,子女攜父母一起留下值得珍藏的愛與記憶。
剪愛公益負責人湯斌表示:"剪愛攜手社會各界發起這項公益活動的初衷在于呼吁公眾關注和關愛父母和身邊老人,重視阿爾茨海默病對家庭和社會帶來的疾病負擔,促進疾病早篩早診早治,守護家人之間的親情,讓愛和記憶不再迷路。"
"老年癡呆"家喻戶曉,但疾病正確認知有待提高
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老人友好型社會的完善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阿爾茨海默病這一老年疾病隨著諸多影視作品的呈現也逐漸被普通人熟知。然而許多人對它的認知還停留在喪失記憶這個層面。
事實上,阿爾茨海默病進展到中晚期,會讓患者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變得無法溝通,肌肉僵硬,行走功能障礙,乃至大小便失禁;看護者們通常是家人,常常需要24小時看護而不忍重負。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所遭遇的驚恐、失望、煩躁、焦慮大于疾病帶來的影響。約有59.7%的照護者都有情緒問題和輕度抑郁傾向[1]。不少養老機構和住家護工也會拒絕照料阿爾茨海默病中晚期患者。AD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挑戰。
普及血液篩查 僅僅"黃金期"干預可緩解疾病進展
曾經的不治之癥,隨著全新生物制劑——侖卡奈單抗的上市,迎來了有效的治療方案。作為全球首個對因治療的突破性AD靶向藥物,侖卡奈單抗用于治療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輕度癡呆。這兩個階段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病的"黃金期",是目前AD患者接受對因靶向治療后非常重要地延緩疾病進展的階段。
因此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篩查和診斷成為非常關鍵的一環。
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4》顯示,2021年我國現存的AD及其他癡呆患病人數達1700萬例[2],此外,AD存在一定的遺傳因素,家族中直系親屬如果患有這種疾病,那么下一代患病的幾率要比普通人高一些[3],將AD診療關口前移事關每一個家庭的幸福。
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方法有PET-CT掃描,腦脊液穿刺,以及血液標志物檢查,其中,血液生物標志物是較為理想的AD檢測手段。這種抽血檢查通過一管血進行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快速早篩,方式創傷性小,經濟,可及性好,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篩查,彌補了腦脊液侵入性檢查,患者接受度差,以及PET-CT花費較多的不足。
關愛老人不是口號,日常陪伴才是盡孝
子女們常常陪伴,時時問候,滿足老人們情感需求遠比逢年過節送一份禮物更能體現一份孝心。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也需要子女、家人以及患者本人在生活中見微知著的覺察和感受。一旦發現疾病早期癥狀,如記不住、說不清、常迷路、反應慢、常出錯、性情變,易暴躁等,需及時就醫,抓住治療黃金窗口期,早干預早獲益。
衛材全球高級副總裁,衛材中國總裁馮艷輝女士表示,"海馬體,記載的不僅是珍貴的記憶,更是家人間的牽絆。衛材已經在中國腦健康領域耕耘二十多年,我們始終秉承hhc理念(human health care,關心人類健康),希望攜手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夯實養老型社會的根基,提升阿爾茨海默病早篩早診的意識,守護更多中國家庭的記憶和愛,助力實現'2030健康中國'的宏偉目標。"
[1] Välimäki T, et al.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lzheimer's Disease Caregivers - 5-Year Follow-Up.Välimäki T, et al. Clin Gerontol. 2024 Jan-Dec.PMID 36062842 |
[2]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024》 |
[3] 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協作組等.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一次預防指南.中國醫學雜志.2020;100(35):2721-2735 |